逾期90天后才能起诉,综述一次看明白!
标题:逾期90天后才能起诉,这是怎么一回事?
标准答案:根据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35条规定,债权人对于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的,可以在逾期之日起三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支付令;但是,根据《合同法》第107条规定,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所有权,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。如果债务人逾期90天后,债权人还未采取举措,则可能视为债权人放弃了对债务人的诉讼权利。
详细解答:
1. 啥是逾期90天后才能起诉?
逾期90天后才能起诉,顾名思义,就是债务人欠钱不还,债权人要起诉债务人的话,必须要等债务人逾期90天之后才能起诉。为啥要等90天呢?这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,债权人对于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的,要在逾期之日起三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支付令。
2. 逾期90天后起诉有啥意义?
逾期90天后起诉,主要是为了让债权人有个缓冲的时间,去和债务人协商解决问题。如果债务人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,债权人可以给债务人一些时间,让他们还款。如果债务人逾期90天后还没有还款,那么债权人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3. 逾期90天后起诉的法律依据是啥?
逾期90天后起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是《民事诉讼法》和《合同法》。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35条规定了债权人要在逾期之日起三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支付令;而《合同法》第107条规定了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所有权,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。如果债务人逾期90天后,债权人还未采取举措,则可能视为债权人放弃了对债务人的诉讼权利。
4. 逾期90天后起诉要注意啥?
逾期90天后起诉,债权人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,比如借款合同、借条、转账记录等等,这些都是起诉的重要依据。还有,债权人还要注意时效,要在逾期之日起三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支付令,否则就可能失去诉讼权利。
总结:逾期90天后才能起诉,是为了让债权人有个缓冲的时间去和债务人协商解决问题。如果债务人逾期90天后还没有还款,债权人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在起诉的时候,债权人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,并注意时效,要在逾期之日起三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支付令。